【管理這件事】
.
雖然常常上溝通課,而溝通很多時候也跟管理相關,但我必須慚愧地說,我其實不懂管理,尤其是看了這本書之後。
..
我超喜觀書中舉的一個故事,你也許也有聽過。就是訪問三位石匠,問他們在幹嘛,第一位說他在養家糊口,第二位說他在追求最強的技術,第三位則是說他在蓋一個大教堂。
.
那麼,到底哪個人最不適合當管理職呢?
.
我其實選擇的答案是第一位,感覺一個只想養家餬口的人,最沒熱情,最不適合管理職。但沒想到杜拉克卻說,第二個人才是最不適合的人。
.
原因是很多人想追求自己的專業,但常常在追求的過程中,可能會跟組織的大目標相違背。舉例而言,一個工程部門想要追求頂尖技術,也許要花到很多資源。但可能公司的整體目標只要賣出中階產品,重要的是快速產出,而不是頂尖技術。
.
當然,書中提到追求技術還是很重要的,但如果和公司的目標不同,這時候的技術導向,可能不會成為公司的助力,反而會成為公司的阻力。
.
另外是我自己上溝通課時,同學常常提出的困境。往往大家都說跨部門溝通特別難,我想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因為跨部門後,大家在意的點都完全不同。
.
例如業務單位在乎能不能賣,工程單位在乎規格,管理單位在乎時程。而如果各部門的主管越專業,說不定就越難跳出自己的框架,最後各有各的堅持,卻無法把事情完成。
.
而另一個我從書裡得到的啊哈,是對於部屬的控制。
.
書中說,管理的流程當然是重要的。但是如果管理只剩下形式的流程,那麼反而會誤事。
.
我對這個概念深有所感,以前出社會前在某單位,看著身邊的人每天都在填表,把很多東西打勾。甚至很多東西都要檢查,所以大家的工作就是擦拭那些東西的外觀,讓他保持乾淨。甚至因為怕壞掉或外觀掉漆,很多東西都不敢用,就一直放著…..。
.
我猜可能有些人會猜到是什麼單位,我就不多說了,這就是一種管理上的盲區。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為了更好的價值服務,而是上面想控制,下面做樣子,長久下來,裡面的弊病就會非常多,即便平常有各種掩蓋的方式,一旦出事,就都會是大事。
.
所以我特別喜歡書中說的,真正經理人的責任,是管理自己,為部屬創造價值,而不是用控制或是繁複的流程,讓部屬疲於應付。我想這個概念,一定會讓很多人也很有共鳴。
.
然而我覺得最可怕的是,聽說這是在五十年前寫的書,但裡面很多概念,想法,例如企業的社會責任,都是現今企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所以如果你想要更理解管理,我真心覺得真的是超級棒的入門讀物。而且裡面有很多清楚好懂的概念和舉例,能夠讓我們更理解管理。
.
對了,明天(5/27)是這本書的開賣日,也剛好是博客來讀書折扣日,傳送門在這裡唷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58309
#忘形流簡報
#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
#不用高大上的概念也能讀懂管理
#讓你看得懂一間公司的運營